首页 > 微生态研究 > 微生态与健康 > 血液微生物组、代谢组检测样本采集说明

血液微生物组、代谢组检测样本采集说明

1  基本概念



2  血液微生物组样本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

2.1全血取样:研究血液微生物多样性的首选

全血样本可完整保留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等各组分中的微生物及其遗传物质,是全面分析血液微生物群落的核心选择。经优化检测流程处理后,微生物检出效率与红细胞层/血细胞层样本一致性达98%以上,且无需额外离心分层,操作简单,污染风险

2.1.1全血样本采样步骤

采样前准备:选择符合实验条件的受试者,告知实验相关信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;准备EDTA或肝素抗凝采血管、一次性采血针、无菌注射器、冰浴设备等,确保所有耗材无菌。

采集操作采集2-5mL外周血于抗凝采血管中或进口离心管中(提前添加抗凝剂)轻轻颠倒摇晃混匀(不可剧烈摇晃,以防溶血)

 

2.2血液中不同组分的取样:针对性研究特定微生物群落

若需聚焦特定血液组分中的微生物,可采集全血后在实验室规范离心分层,再选取目标组分检测。建议先采集全血,再进行离心处理,既满足分层样本需求,又可保留全血样本以备复检或其他检测。

血浆微生物含量极低(仅占0.03%)聚焦细胞游离微生物DNA(cfmDNA)适用于感染早期诊断、疾病相关微生物标志物筛选等研究

Buffy 层(白细胞层)微生物DNA含量最丰富适用于高灵敏度微生物DNA检测,尤其适合研究胞内寄生微生物极低丰度的微生物

红细胞层含少微生物DNA,适合分析红细胞内寄生微生物避免溶血影响核酸提取效率。

2.2.1分层样本采样步骤

采样前准备:与全血采样一致,需额外准备低温离心机、无菌离心管等设备。

全血采集:采集2-5mL外周血于抗凝采血管中或进口离心管中(提前添加抗凝剂),轻轻颠倒摇晃混匀(不可剧烈摇晃,以防溶血),4℃或冰浴静置约10min,先低温低速离心(3000rpm,10min,4℃),使血液分为血浆层(上层)、白细胞和血小板层(中层)、红细胞层(下层)。用无菌移液器或吸管分别吸取目标组分

2.3注意事项

a)不要使用无抗凝剂的采血管(凝血后,微生物基因组提取变得非常困难)。

b)采血过程需等消毒剂(乙醇、异丙醇等)完全挥发后采样。

c)采集过程中,样品放置时间,离心时间、等保持一致。

d)红细胞/血细胞层得率约50%,1mL外周血可得约0.5mL血细胞层。

e) 样本按500μL/支分装,方便后继需要多次检测,尽量避免样本多次冻融。

f血细胞层如发生溶血(冻存前或冻存后),只要不凝块,不影响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。

3  血液代谢组样本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

3.1 血浆样本代谢组检测 

3.1.1 采集步骤

采集2-5mL外周血于抗凝采血管中或进口离心管中(需提前添抗凝剂),轻轻颠倒摇晃混匀(不可剧烈摇晃,以防溶血),4℃或冰浴静置约10min,先低温低速离心(3000rpm, 10min,4℃),取大部分上层血浆,200μL分装到洁净螺口管中,液氮速冻15min(可省略)

3.1.2注意事项

a) LC-MS平台推荐使用肝素钠/EDTA 抗凝,NMR平台推荐使用肝素钠抗凝;血浆样品不推荐使用柠檬酸做抗凝剂因为柠檬酸是TCA循环中的重要物质,使用柠檬酸钠抗凝剂会引入外源污染。而EDTA会影响NMR采谱。需注意肝素钠会对RNA相关的实验有负面作用,主要是因为会抑制反转录酶活性。请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抗凝管。

b)采血过程需等消毒剂(乙醇、异丙醇等)完全挥发后采样。

c)采集过程中,样品放置时间,离心时间等保持一致。

d)分装使用的离心管尽可能使用低吸附离心管。

e)血浆得率约50%,1mL外周血可得约0.5mL血浆。

f) 样本按200μL/支分装,是方便后继需要多次检测,应尽量避免样本多次冻融情况。

3.2血清样本代谢组检测

3.2.1 采集步骤

采集2-5mL外周血于无任何添加剂的采血管或进口离心管中,轻轻颠倒摇晃混匀(不可剧烈摇晃,以防溶血),4℃或冰浴静置约1h(确认凝集出血块),先低温低速离心(3000rpm,10min,4℃);取大部分上层血清,将上述血清按200μL/支,分装至螺口管中,液氮速冻15min(可省略)如血清量不够,可再次高速离心(12000rpm,10min,4℃),取剩余少量上层血清,如发生溶血,则不可再取/用。

3.2.2 注意事项

a)血清样品推荐使用无采任何添加剂的采血管(不用有促凝剂的采血管)。

b)采血过程需等消毒剂(乙醇、异丙醇等)完全挥发后采样。

c)采集过程中,样品放置时间,离心时间等保持一致。

d)血清得率约30-50%,1mL外周血可得约0.3-0.5mL血清。

e) 样本按200μL/支分装,是方便后继需要多次检测,应尽量避免样本多次冻融情况。

4 推荐采样量

检测类型

血液成分

推荐采集用量

备注

微生物组

全血

2-5mL

添加EDTA或肝素抗凝剂

buffy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白细胞、血小板)

500μL*2支

2-5mL全血离心分层获得,添加抗凝剂

代谢组

血浆

200μL*3支

添加EDTA抗凝剂,离心后立即分装冷冻

血清

200μL*3支

无抗凝剂,自然凝固后离心,避免反复冻融

5  样本的保存和寄送

短期保存(≤24小时)采集后立即置于4℃冷藏保存,避免室温放置超过4小时。分层样本需单独密封保存,防止交叉污染,尤其血浆样本需避免与细胞组分接触导致游离DNA降解。

长期保存(>24 小时)样本按对应分装标准分装入洁净螺口管,避免反复冻融。-80℃冰箱可保存6-12个月,-20℃冰箱可短期保存1-3个月。

特殊注意事项:

需保留微生物活性或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样本,必须使用抗凝剂防止凝固,存放于室温或4℃冰箱,且需尽快开展后续实验,不宜长期存放。

冷冻后的全血样本解冻后,轻微溶血可正常检测;严重溶血(血液呈酱油色)需重新采集,避免血红蛋白干扰核酸提取。

若无法实现低温保存,可使用微基生物研发的微生物DNA常温采集保存套装,样本可在常温下稳定保存14天。 

 

6  附(抗凝管的种类和颜色)


提示:血液样本的代谢组学检测,采血管只接收红盖(无添加),绿盖(添加肝素钠),紫盖(添加EDTA)。禁用PAXgene管,添加促凝剂的红盖管等。

 

7 常见问题解答

1)全血样本与分层样本的检测结果有差异吗?

无显著差异,全血样本经优化检测流程后,微生物检出效率与红细胞层/血细胞层样本一致性达98%以上,不影响检测准确性。

2)忘记加抗凝剂的全血样本还能检测吗?

不可检测。未抗凝的血液会发生凝固,导致细胞裂解和微生物失活,严重影响检测结果。

3)全血样本可以检测哪些微生物?

适用于检测细菌真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等多种微生物。全血mNGS技术可以同时检测数千种微生物,提高了检测的全面性。

4)采血量对检测结果有影响吗?

有影响,采血量直接影响检测的灵敏度。推荐按标准采血量采集,采血量不足会降低微生物检出率。

5)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抗凝剂吗?

推荐使用EDTA抗凝剂肝素抗凝剂也可使用,但注意可能抑制某些PCR反应不推荐使用枸橼酸钠抗凝剂。

6)可以检测到所有病原体吗?

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检测到所有病原体。不同检测方法各有优劣,微基生物可根据您的临床需求选择合适方法,必要时联合多种方法提高检出率。

发表评论